9月7日,上大学第三天的晚上。我和孩子爸爸正在吃晚饭,他对于在家里吃饭,还小声唠叨着,出去吃饭多好啊,骑车去,走路回,有美食,还能够缓解情绪,最主要的是能消磨时间。这是儿子大学后老爸分离焦虑症的综合体现。具体表现为:

1.时而唠叨,总是思念。爸爸总说:“小时候我每天都开车送,高中这几年,我每天都晚上到地铁口接,习惯了,现在真的不习惯;小时候多好啊,我到哪跟我到哪,现在我总盯着微信,盼着他的消息……”。如是的唠叨,我是听着、也心疼着,感情老爸比我情深义重,牵肠挂肚!不禁也盼着儿子多传送消息!

2.深夜不睡,实为牵挂。孩子的爸爸这几天总是在小区遛弯几个小时,今晚,看他的郁郁寡欢的神情,本该按点上网课的我,不得不主动提出陪他遛弯,累了,我俩一起坐在长椅上,一起讨论着儿子。晚上,爸爸还是刷视频、看小说,没有什么睡意。问他怎么还不睡,他说:“也不知道儿子怎样了,我发微信,这小子不理我!”慢慢长夜,浓浓的牵挂,其实我也睡不着。

3.儿子的手软,爸爸的腿软。正在吃晚饭时,滴的一声,儿子来微信了,爸爸的手机在卧室,他手腕上佩戴的手机却显示儿子微信的部分内容:“安装桌子到手软了………”,放下饭碗,爸爸扭身几步窜进卧室,我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只见他慢悠悠走出来道“吓死我了,我一看到手软二字,以为他出危险了”,我说了三个字“你真行”,他解释说,儿子定的书桌来了,13公斤,他从校门口搬到宿舍,组装完成后手都软了,直发抖,吓坏我了。“亲爱的儿子他爸,你多大岁数了,再急也别那么跑,万一腿不好使再摔着”,我埋怨道。

建议化解焦虑的对策:

1.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充电化解焦虑。远离手机,也就不会总盯着儿子的微信消息。人到中年,也要给孩子做榜样,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做好学习规划,每月读一本好书,每晚睡前一小时阅读,记录学习心得。

2.书写心路历程,记录生活日记。我从小到大就喜欢写日记,记录心语和感悟,更多的是激励自己!也建议他找个日记本,拿起笔,在书写日记的过程中,梳理心绪,只有这样,才能走出焦虑,还收获知识,一举两得,也给儿子做了榜样。

3.多交流,正确面对自己的焦虑。焦虑不丢人,是爱孩子的真情流露。要学我,把心情与朋友唠叨出来,多取经,学经验。

4.培养爱好,陶冶情操。试着拿起原来的爱好,打打乒乓球、下下棋,也建议养花养鱼,最好是爱好劳动,哈哈,这一点一不小心就暴露了我的私心。慢慢的在爱好中放松心情,开始自己的有趣生活。

以上是我的深夜随笔,此时,头脑中显现一句话:“孩子上大学,做父母的且行且珍惜”。爱,就是放手,儿子的人生他做主。所以由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