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天生是好学的,你信吗?婴儿出生后,他除了吃饭睡觉,他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学习,他观察并模仿身边的人的表情、声音、动作,他慢慢学会吃饭、说话、走路、表达喜悦和愤怒等等。

既然人一生下来就愿意主动学习,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改变了初衷,又是何原因让那个曾经乖巧温顺的好孩子,变成了一个厌学不思进取的熊孩子?

希冀成彩虹,却试图躲避风雨,这是人性。当一个人感觉做一件事情很痛苦,他就会想方设法逃避。当你做一件事感到很快乐,你就会尽心尽力去做。有的孩子学习越来越好,因为他在学习中有成就感,享受他人的尊重。有的孩子学习越来越差,因为他在学习中觉得苦恼,遭受他人的冷眼!

如果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对于孩子而言,又何来厌学之说?

我们家孩子两半岁开始学认字,现今六岁认得汉字800多个,会50以内加减法,能拼拼音,可以自己阅读,会主动进行学习。这些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我只是一路陪着他(幼儿园为防止小学化,很少教授这些内容)。当然,这算不上什么,我只是感觉很欣慰,孩子喜欢学习,对学习保持着一定的热情。孩子每一次学习都是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可以说一边学一边玩。他想学的时候陪着他一起学,不想学的时候就陪着他一起玩。看得出来,孩子对知识的获取,有一种成就感,旁人的夸赞、老师的肯定、同学的羡慕眼神,就是他学习的动力!

很多人认为,学习压力大,孩子就会厌学,这不无道理,但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学习中那种痛苦的体验造成孩子的厌学!到底是谁,让孩子无形之中把痛苦与学习融合交织在一起了呢?

我们大家不防都回忆一下,找找孩子厌学的真相。

孩子初生时,对什么都新奇,什么都想学,有时候他的模仿能力让我们感到惊喜。

孩子一岁左右,想自己拿勺子学吃饭,然而我们怕他弄脏、怕麻烦,不让他自己吃。

两岁时,孩子好奇心越发膨胀,什么都想动,什么都想试,却常常闯祸,惹来我们的一顿斥责。

三岁时,我们在洗碗、洗衣服,孩子饶有兴趣跑来,伸出小手放进污水里,马上被赶到一边去。

四岁时,孩子突然喜欢上了沙土,只要看见有沙土就要刨,为了不搞得一身脏,我们毫无商量地制止了他。

五岁时,孩子第一次写字,写得歪歪扭扭,越写越难看,我们忍不住对他吼起来。

六岁时,孩子把教了数遍的题依然雷打不动的做错,同样得到的是我们的怒火和训斥。

七岁时,孩子上了一天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拿起心爱的玩具,马上被我们制止,孩子被迫带着不愉快的情绪去写作业了。

八岁时,吃完饭,孩子打开电视刚看一会,我们就不耐烦的催促孩子快去写作业,孩子带着满肚子委屈和不情愿去学习。

……

我们的孩子曾经有着强烈的模仿和学习欲望,然而这些欲望却常常遭到抹杀。原来是我们,亲手断送了孩子学习的快乐,让他觉得学习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让他慢慢开始厌学!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这样一个案例:贵州安顺市一对16岁的双胞胎少女合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原因就是这对父母一直逼迫这对双胞胎姐妹学习,高压式的,只要考试成绩不好,她们就要被罚跪、挨打。这对姐妹对学习何其恐惧厌恶,但又不得不学。终于在一次考试失败后,因为害怕父母责罚,这对姐妹便产生了可怕的念头,最终选择杀死自己的父母!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痛心之余,也让人看清一个事实:孩子恐惧厌恶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父母逼迫她们的做法!

当我们把目光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时,大家是否还记得:兴趣才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打骂和逼迫只会让孩子把学习和痛苦情绪结合起来。如今的孩子,除了睡觉,90%的时间都在学习,那么他们几乎一整天都生活在痛苦之中!他们用放弃的方式来逃避痛苦,厌学是他们的唯一能躲避的方式。

追求快乐,远离痛苦,这是人的本性。我们为人父母,决不能背离人性的要求,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身心健康更为重要。如果我们的孩子不爱学习,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真心希望爸爸妈妈们多用快乐的元素去培育孩子,成就孩子快乐的人生、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