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债务承担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债务承担

什么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债务?

夫妻共同承担债务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因生活、经济等原因而共同借贷或承担债务而产生的债务。在婚姻解除或离婚后,夫妻双方应共同承担债务,无需区别对待债务的性质或归属。

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2条规定:夫妻一方经营个人经济业务所负债务,属夫妻共同债务。夫妻一方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违反家庭财产管理规定或者将夫妻共同财产据为己有,给对方或者家庭债务造成损害,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各地法院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夫妻共同债务承担的司法解释和规定,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三条规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责任,适用债务承担原则和债务共担原则。

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方式

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共同承担: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债务,按照各自的经济能力分担。一般来说,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应参考夫妻各自的财产状况、收入情况等具体情况。

2. 共同偿还:夫妻双方共同偿还债务,但按照一定比例或数量分担。例如,夫妻双方分别承担债务总额的一半,或者按照各自承担某种特定债务的数量分担。

3. 特定承担:夫妻双方协商或根据法律规定,由其中一方承担某些具体的债务,另一方不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夫妻双方协商后,由妻子承担房贷的债务,由丈夫承担其他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的处理方式

对于夫妻共同债务,如果夫妻双方达成了协议,可以按照协议的约定进行处理。如果夫妻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或者协议违反法律规定,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决。

在处理夫妻共同债务时,法院考虑的因素包括夫妻各自的财产状况、收入情况、债务性质、债务归属、债务金额等。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工作和收入,一般按照各自的收入能力进行分担。如果其中一方没有固定收入或负债较多,可以酌情减轻其承担责任。

夫妻共同债务承担的风险与建议

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需要两人共同协商,合理规划。如果未能妥善处理好夫妻共同债务,可能带来以下风险:

1. 后续还款问题,在夫妻离婚后,如果未能协商好债务的归属和还款问题,在债务人逾期未还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通过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措施追偿债务,并可能受到法律制裁。

2. 信用评级降低。借贷行为一般都需要签署借贷合同,合同要求借款人在规定时间内支付相应的款项,如果出现逾期还款,就会影响借款人的个人信用评级,进而会影响个人的贷款、信用卡等金融行为。

为避免上述风险,夫妻双方应合理规划夫妻共同债务,建议按照各自承担能力分摊债务金额,分配清晰、明确,千万不能等有债务出现再进行处理。

结语

夫妻共同债务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一项重要经济责任,夫妻双方应切实履行义务,合理协商债务的承担方式,并避免出现债务逾期等情况。同时,在处理债务问题时,建议夫妻双方通过法律途径或专业机构的帮助,加强信息共享、沟通协商,做到和谐、公平、合理地解决共同债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