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屋怎么分割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屋怎么分割

原则

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购买的房屋,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

首先,需要明确夫妻共同财产的概念。夫妻之间的财产属于两种性质,一种属于共同财产,另一种属于私人财产。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婚姻存续期间所得到的所有财产,包括收入、存款、房屋等,应当由夫妻共同享有,共同管理和继承。而私人财产则是指夫妻婚前就已经存在的财产或其他特定财产。

夫妻购买的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需要按照比例进行分割。但是,如果房屋是由一方先付首付或全部购买,另一方未参与,那么需要根据双方协商或者法院判决来进行分割。

分割方式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如下:

1. 协商分割

夫妻可以根据各自的要求和意见,协商达成一致后进行分割。这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分割结果应当合理、公平、协调,并且需要获得法律认可。

2. 法院判决分割

如果在协商分割中无法达成一致,或者其中一方不同意分割结果,那么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夫妻双方提供的证据、财产状况等,作出合理、公正的判决,确定分割比例和方式。

案例分析

夫妻离婚后,如何分割房屋一直是一个争议点。以下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小李和小王在结婚后一起购买了一套房屋,当时小王付出了全部的首付,并且还贷款支付了一年时间。离婚后,小王要求房屋归他所有,因为是他的个人资金付出的首付款和贷款,小李认为自己也参与过还款,房屋应该按照比例分配。最终,在法院的判决下,小王作为房屋的所有者,需要向小李支付房屋价值的一半补偿金,即小李享有房屋价值50%的权益。

结论

夫妻共同购买的房屋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需要按照比例进行分割。如果一方未参与购买或付款,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协商或法院判决。在分割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公平、公正,同时需要获得法律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