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离婚后可以提起损害赔偿吗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离婚后可以提起损害赔偿吗

在我国婚姻法的规定下,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是指婚后所得到的财产以及婚前个人财产的共同增值部分。而在离婚时,共同财产会根据离婚协议或法院的判决进行分割。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离婚后一方可能会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那么,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离婚后可以提起损害赔偿吗?

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 婚后所得到的财产;
  2. 婚前个人财产的共同增值部分。

这些财产都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共同拥有的。因此,在离婚时,这些财产也需要依据规定进行分配。

离婚后可以提起损害赔偿吗?

在离婚时,财产的分割已经考虑到了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因此,一般情况下,离婚后是不可以再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的。但是,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某些行为造成了一方的损失,那么被损失方是可以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的。

比如,在一起经营生意的时候,夫妻双方都有约定谁来负责采购原材料、销售产品等工作。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一方可能会违反协议,比如私自调高进货价格等,从而导致了生意的亏损。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离婚后,被损失方是可以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的。

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为了避免离婚后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夫妻在分割财产的时候应该认真对待。在制定离婚协议的时候,应该明确规定夫妻双方的权益和责任。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可以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由法院进行判决。

此外,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应该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和沟通。如果出现了分歧和问题,也应该及时解决,并在记录上保留好证据,以备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结语

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是需要进行分割的。一般情况下,离婚后是不可以再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的。但是,如果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某些行为造成了一方的损失,被损失方是可以提起损害赔偿的诉讼的。因此,在离婚前应该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和沟通,以免将来出现难以处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