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婚姻存续期间所得取得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知识产权等,还包括配偶名下的房产、汽车、存款等。因此,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是夫妻两人共同所有的,没有区分谁的私人财产或公共财产的说法。
分割共同财产的条件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的分割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离婚,或者因死亡等原因婚姻关系终止;
- 协议离婚时,夫妻协商并达成书面协议;
- 要求分割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
如果夫妻没有达成协议,或者协议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其中一方在离婚或死亡后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分割共同财产。找到证明财产归属的证据非常关键,因为可能存在夫妻之间不同意财产产权划分的情况。
分割共同财产的具体做法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财产的分割需要按照以下的办法进行。
- 根据夫妻的协议进行分割;
- 判决法院根据法律、合同及夫妻的协议作出判断;
- 夫妻之间亲自协商;
- 由一方委托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员协助分割。
在分割财产时,要注意保障未成年子女和被抚养人的合法权益。如果共同财产的价值与对少年的抚养产生矛盾时,少年的权益应该优先考虑。
分割共同财产的注意事项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分割共同财产的时候要注意以下的事项。
- 夫妻一方承担婚姻期间所产生的共同债务;
- 夫妻双方安排好未成年子女的赡养问题;
- 分割财产应该公平、公正、合理;
- 在分割财产时,要注意保护双方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权益;
- 不能因为个人私欲而侵 蚀夫妻共同财产。
总的来说,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是夫妻两人共同享有的。在协议离婚或法律离婚的情况下,必要时可以分割共同财产。分割共同财产,具体操作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判断,但要求保障未成年子女、被抚养人和夫妻双方的权益。